合同有几种效力,法律规定是什么

时间:2023-09-29 作者:杭州律师团队

合同的效力,以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以下条件作为认定依据:
1、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
2、意思表示真实;
3、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《民法典》第四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,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、变更、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。
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,依法成立的合同,自成立时生效,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。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三条
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:
(一)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
(二)意思表示真实;
(三)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第四百六十四条第一款
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、变更、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。
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
依法成立的合同,自成立时生效,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我国对于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有:
1、根据《民法典》的规定,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;
2、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无效;
3、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;
4、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,订立的合同无效。
根据2021年实施的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,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:
(一)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
(二)意思表示真实;
(三)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,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。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三条
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:
(一)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
(二)意思表示真实;
(三)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
第一百四十六条
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法律分析: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认合同的效力:一、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,合同生效的条件有:1、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;2、意思表示是否真实;3、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。二、合同是否存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不得违反法律,不得违背公序良俗。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:(一)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(二)意思表示真实;(三)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。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,受法律保护。依法成立的合同,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,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zmive.com/355089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友情链接: 珠山区律师 章贡区律师 成都刑事律师网 上海普法教育网 杭州民事纠纷律师 杭州拱墅区律师 绍兴律师网 杭州刑事律师 杭州婚姻纠纷律师 石家庄律师 承德律师 呼伦贝尔律师 沈阳律师 大连律师 佳木斯律师 赣州律师 崇左律师 云南律师 临沧律师 安康律师 酒泉律师 西安律师 宁波律师 佛山律师 秦皇岛律师 丽水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 杭州劳动争议律师 濂溪区律师 上饶信州区律师